导航
学院简介|Introduction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立德树人求实创新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数学学科


奋楫扬帆几十载,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在以苏步青教授、陈建功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数学家带领下,经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教授等几代数学家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有显著地位的数学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一.历史沿革

1905年,复旦公学初创,数学类课程应时而启;1943年,复旦大学设立数理系数学组并首次开始招收数学专业学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成立数学系,由原复旦大学数理系数学组,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大同大学等校数学系合并组成,苏步青、陈建功等一批教授来到复旦,建立了微分几何、函数论等研究方向。复旦数学一时英才齐聚,蔚为大观,由此正式开启了黄金时代。

        1956年,苏步青教授创立中国科学院上海数学研究室,后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数学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数学系和数学研究所陆续增加了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积分方程、计算数学、代数学、概率论等研究方向,相继设立了力学和计算数学两个新专业。举办数学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在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复旦大学数学系获评“先进集体”。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苏步青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结合生产、联系实际,与江南造船厂合作进行船体数学放样研究,催生了“计算几何”研究方向;谷超豪教授等为我国某一型号导弹的定型计算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潜教授等建立石油电阻率测井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所制造的测井仪器应用于大庆、江汉等众多油田。七十年代初,数学系部分教师参与研制719计算机。1975年,计算数学教研室、概率论教研室与物理系自动控制教研室联合筹建计算机科学系(现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977年,苏步青教授参加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提议并得到批准恢复招收研究生,召回流散的多名骨干教师。

        1980年开始,先后设立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流体力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最早具有所有数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1985年,我国建立博士后制度,复旦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在历次评估中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1984年,在应用力学专业基础上成立应用力学系,后陆续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航空航天系。同年,在统计运筹专业基础上,成立统计运筹系,1985年并入管理学院。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成立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崭新蓝图渐次铺开。设有数学系、应用数学系、金融数学与控制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统计与精算系、数学研究所等五系一所。2010年,在谷超豪教授建议下,教育部和上海市联合批准,依托复旦大学建设上海数学中心。2012年5月,上海数学中心揭牌。2018年4月,上海数学中心筹建工作通过专家验收,进入正式运行。2015年3月,复旦大学成立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2015年10月,复旦大学成立大数据学院。2020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设立,依托复旦大学等高校建设的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砥砺前行中,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杰出英才,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等30余名,有海内外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一流学者,也有闪耀在各行各业的启明星与领航者。

        “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从社会需求到国家战略,从服务人类到实现自我,当今世界亟待数学英才大展身手。恰如苏步青先生诗句所言:“敢有豪情凌旧韵,能无采笔写明时?”复旦数学人将踔厉奋发、勇立潮头,向着建成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奋勇前行。

二.学科建设

        1981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获得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5年,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复旦大学成为全国最早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数学学科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

        1988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93年,复旦大学数学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1999年和2004年的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基地。

        2007年,复旦大学数学学科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前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综合排名均名列第二,第四轮评估中获评A+学科,第五轮评估中续获佳绩。

        2009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成为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11年、2015年先后增设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授权点。

        2015年,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现为上海市I类高峰建设学科,高峰学科第一期建设成绩优秀。

        2017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2021年国家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7个指标全部获评“显著”,2021年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在全国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2010、2015、2020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两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当前学科全球声誉和排名稳步提升。

        依托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先后成立上海应用数学咨询开发中心、教育部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友邦-复旦精算中心、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复旦大学数学金融研究所、上海市现代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复旦-华为应用数学创新实验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联合应用数学创新中心(复旦分中心)、高性能EDA算法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数学研究平台。

三.师资队伍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69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33人;党政管理、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等26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30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9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人;教育部各类人才计划15人;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50余人。

四.科学研究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基础数学的若干重要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在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方面均有重要突破。

       谷超豪教授获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大潜教授获2015年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苏步青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其中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0项;何梁何利奖6项;上海市科技功臣2人;中国数学会华罗庚数学奖、科学探索奖、阿里巴巴青橙奖等多项重要奖项。教育部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重点实验室在2015年、2020年评估中获评优秀。多位教师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和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上做邀请报告,多位教师在国际公认的顶尖数学杂志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项,腾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1 项,“111”引智计划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项,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上海市重大专项计划2项,上海市高峰学科创新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0余项。

       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国际数学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自2016年至2023年初,复旦大学数学学科举办专题“学术年”活动4次、院士论坛28期、杰出学者讲坛68期、午间学术报告165期;累计接待访问学者2704人次,出国交流872人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2400余场,召开各类高端会议170余次,其中包括46次国际会议。

五.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坚持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并重重,全方位谋划基础研究领域数学人才培养―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打造“探究式、实践式、项目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与现代教材建设,打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通道,接轨国际化培养路径,不断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引导、扶持、提升、输送的全链条,坚持走基础研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谷超豪教授获评上海市教育功臣,入选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李大潜教授获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杰出教学奖”,陈纪修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雷震教授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无学分讨论班”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十周年典型案例,雷震教授获优秀导师奖;“本科数学荣誉课程体系建设”荣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荣誉奖项 - 创新案例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1部;编著教材80余部。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两个本科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高等代数、数学分析A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代数入选首批上海市示范性本科课堂,现代概率论基础课程先后入选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学科是教育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数学英才班计划、强基计划、卓博计划等完备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入选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19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学科以《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基础课为基石的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基础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兼具,已成为国际国内公认的、成熟而扎实的数学人才培养品牌。坚持数学学科特点、遵循数学学科教学规律,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配备最优质师资,充分运用第一、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开设小班习题课加强基础训练,开设无学分讨论班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性,锻造学生扎实的数学功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数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着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有志于投身数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实施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苏步青计划),培养数学尖端人才,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设立“苏步青班”,以无学分讨论班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荣誉课程体系,加深和拓宽分析、代数、几何 / 拓扑、应用数学四个基础方向,安排知名教授授课,邀请海内外知名教授开设暑期短课,将学科前沿融入本科教学,为培养未来领军人才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启动数学英才班,实行小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学分调整、A类成绩不设限的改革与创新。2020年实施强基计划,配备一流师资,编著现代教材,实行导师制,提供一个促进优秀学生更好成才发展的环境,根据学员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术发展道路,并通过各类科创活动,鼓励尽早进入科研,培养未来数学科研和应用人才。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具有重要影响的竞赛上屡获佳绩,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57个,二等奖32个,在更具世界影响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同样表现优异,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13枚,铜牌38枚,特别是在2017年第八届丘赛中,获2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连续两届获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三等奖。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研究生教育以数学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在数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1983年全国首批 18 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4位是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培养的。在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评选自1999年开始,至2013年以后不再开展),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有10篇入选(另有6 篇获提名奖),名列全国高校同类院系前列。学科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数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始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注重加强研究生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拓展发展潜力。

       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卓博计划”有效衔接“数学英才试验班”和“强基计划”,从本学科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有扎实数学基础和发展潜力并热爱数学的优秀学生,贯彻“优生优师优培”原则,给予经费和政策倾斜,进行优质个性化培养,探索具有复旦数学特色的拔尖生本研贯通培养模式。

       注重打造品牌基础课程,筑牢学生知识结构根基。严格导师遴选,执行全学科集体排课制,每年开设研究生各类课程300余门,专题讨论班80余门,执行教指委和党政班子听课制度,对评教末位教师及时谈话提醒。建设20门本研合开课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跨层次、跨学科选课,贯通本研课程体系,开拓人才培养路径。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出版特色研究生系列教材。持续发力,打造具有复旦特色的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系列丛书。

       强化培养过程督导,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实行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成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小组,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严格执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和分流制度,每学期更新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置研究生毕业及学位申请必修环节,增设论文答辩前置考察程序,学位分委员会分设各学科方向专家审核组,严把论文质量、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三道关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审核,并判断是否能最终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保障学位论文一流水准。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培育特色导学团队。以导学团队为载体,形成以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多个专业导学团队,建设大家引领、名师垂范、中青年骨干倾囊相授的人才培养队伍。充分发挥连续4届十佳“三好”导学团队的引领作用和榜样效应,秉承言传身教和文化传承,聚焦课程、项目、论文、交流以及学生实践等培养全过程。

       积极引导拓展学术视野,关注前沿问题,勇攀科学高峰。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海外高水平学术研究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赴法国巴黎高校、科研单位考察学习。主办、承办了东亚博士生论坛、全国偏微分方程博士生论坛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将对外交流与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紧密结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国际合作,持续扩大学科开放程度。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KAIST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交换项目,不断提升师生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训练和学术交流频率、数量及质量。学院积极主办或承办重要国际会议,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把学术追求与现实关切紧密结合,运用研究成果提出更多有战略性、创新性的决策咨询成果,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咨政研究成果。学院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开展应用牵引的基础理论研究,全力支持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学院与十余个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合作,取得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

六.党旗领航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学院党委“中场线”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着力点,努力实现党建能力再提高、学科队伍再充实、人才培养再加强、科学研究再攀高、学术交流更活跃的新局面,扎实推动“第一个复旦”建设。

       复旦数学历来都有追求进步的光荣革命传统,老一辈复旦数学人心怀家国天下,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在时代大潮中勇担重任,光荣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苏步青教授始终坚持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他认为“只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谷超豪教授始终把自己的科研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生中三次转变学术方向,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到数学物理,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一次次探索科学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宽人生的边界。李大潜教授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他强调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要主动融入集体的事业发展和前途中去,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是为人民服务。

       复旦数学学科坚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结合学科特色、师生特点,贯通“六度育人空间”形成融合育人系统,引领学生领悟“四个面向”深刻内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传承复旦数学人红色基因和学科优良学风。大力宣传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等一代代数学家严谨治学、科研报国、潜心育才、奉献自我的事迹,弘扬和传承他们自觉将个人奋斗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一脉传承的复旦数学人红色基因。不断完善复旦玖园苏步青旧居志愿讲解队的队伍建设和服务效能,面向公众广泛宣传以苏步青为代表的复旦数学人的科学家精神。

       紧密服务学院教育教学科研目标,全力保障学生培养质量。通过开展院士论坛、杰出校友讲坛、重要人才计划进班会、“华东杯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面向 未 来 的 数 学 博 士 生 工 作 坊”“Mathhall”“ 数 院 大神” 等 品 牌 活 动, 以 师 生 党 支 部 结 对 共 建、 导 师 关爱行动、师生午茶会、国奖得主分享会、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弘扬数学人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良学风,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助推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讲好建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不断加强复旦数学学科历史挖掘和梳理,注重将学科历史、学院历史和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相结合,依托学院和中心文化墙、教工之家、微信公众号等,打造复旦数学精神文化传承引领和历史文化传播的文化空间。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屡赴云南、甘肃、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实践调研,“数院大神”、“数星阁”等志愿服务品牌获复旦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融合体育和美育,持续建设和发展显然易证文化育人工作室、1402 健心室;做好“数学人节”、129 歌会等活动;获复旦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多次获校运会团体总分第 2,屡获复旦129 歌会大奖、最有影响力新媒体奖等。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推动创新创业就业。每年开展生涯教育活动百余场,鼓励学生到到基层、西部、重点单位和国际组织实习就业,着力推动复旦数学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近3年连续获得复旦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征程。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振奋精神,改革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担当国家使命,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数学学科的宏伟目标迈进!

  


Copyright © |2012 hy590海洋之神检测中心 - 海洋之神快速入口官方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42465